
“爸,咱们年饭能用公筷分着吃吗?”
“你这孩子说得什么胡话!团圆饭哪有分着吃的道理,几双筷子一块夹,那才叫家!”
“你不知道,我体检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,这种病菌可厉害了,是一级致癌物、胃癌的头号元凶,而且一人中招全家感染,就是因为一块吃饭!我可不想你们跟着我遭罪”
这下把李大爷给整不会了,作为一家之主,他当然不肯搞什么分餐,可是女儿说得这么严重,他心里也犯怵。
这个什么菌,真有这么可怕?
一、1级致癌物,春节饭桌最常见,超过70%家庭感染
李大爷女儿说得没错,幽门螺杆菌的危害不可小觑,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,《柳叶刀》更是发现,它是中国胃癌高发的“罪魁祸首”。
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萎缩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乃至胃癌等一系列疾病的明确高危风险因素。据统计,我国89%的胃癌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,而我国目前超过7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。
以前就有一名浙江的男子,因感染幽门螺杆菌多年,罹患胃癌。
于是一家五口到医院检查果然全部患有幽门螺杆菌。
调查显示,我国幽门螺杆菌总体家庭感染率为71.2%,明显高于40.6%的个体感染率。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主要存在唾液、牙菌斑、胃和粪便里,其传播途径主要有口口传播、共用器具传播等。
很多家庭的感染,和餐桌上这4个陋习有关:
1、不用公筷
大家可能都看到过宣传用公筷的公益广告,医生和专家也有呼吁过大家用公筷,但是很多人却不明所以,其实是因为经口传播是幽门螺杆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主要途径。经口传播就是通过口传播的疾病,我们国人一般没有分餐的意识,每个人在菜里夹来夹去,还会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,筷子上的口水也会混入菜里,这些暖心的行为却恰恰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。
2、扒拉菜
有的人受教育程度不高,在吃饭时可能会经常扒拉菜,专挑自己喜欢吃的,但这是不礼貌的行为,这种行为也刚好会把自己筷子上的口水沾在菜上,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也大大增加。而且,即使用的是公筷,也会让人感到不适。
3、嘬筷子
和扒拉菜的行为一样,嘬筷子后再夹菜,也会把口水带到菜盘里,不仅增加了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,还显得不礼貌且不文雅。
4、嘴对嘴给孩子喂饭
由于饭刚出炉很烫,有些老人和家长嘴对嘴地给孩子喂饭,殊不知这种嘴对嘴式喂饭,很容易通过唾液将细菌传播给孩子。还有怕太烫先尝一口勺子里的饭,或者尝一下宝宝奶粉时,吸一口奶嘴等不良习惯,会增加孩子得幽门螺杆菌的风险。
看完是不是火已经上来了?这四种行为在春节饭桌上可太常见了!怎么做才能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互相传播呢?
二、做好这5点,把幽门螺杆菌赶出家门
1、使用公筷,或是专人专用一套餐具
若不想分餐,家里可以选择一双公筷用来夹菜,并且不用自己的筷子夹公菜,给自己和别人夹菜时也用公筷,这样就能避免口水混合在菜里,最好还能区分家里每个成员专人专用的餐具,不论是碗还是筷子,都标好自己用自己的餐具,以防混淆。
若可以分餐,也需要自己那份自己吃,分配好专人专用的餐具,吃剩的饭菜也最好不要给别人吃。
2、避免像嘴对嘴喂饭等行为
嘴对嘴喂饭这等行为很容易传播幽门螺杆菌,因此可以叮嘱老一辈修正习惯,日常也不要用嘴亲孩子的嘴,或者用嘴吹凉食物。
3、定期给餐具消毒
餐具洗干净后,可以放到消毒柜里进行高温消毒;没有消毒柜也可以通过煮沸热水来烫一下餐具,或者用蒸气把餐具消毒,这样能够通过高温条件把幽门螺杆菌杀死。
4、餐前便后养成洗手的习惯
吃饭前我们摸过很多东西,手上沾满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菌,因此饭前洗手是很有必要的。便后洗手是因为粪口传播也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,如果便后没有洗手,在不知不觉中会传染给他人,甚至吃饭时混入饭菜中。
5、查出得幽门螺杆菌及时接受正规治疗
如果家中成员有被查出感染的幽门螺杆菌的,其他成员也最好进行检查,并且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,防止长期不处理后患胃癌的风险。
三、出现3个症状,你可能已经中招
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强介绍,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,患胃癌的几率会增加3到10倍。
如果出现以下三个症状,需提高警惕
1、口臭
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,会刺激胃酸分泌,影响胃和食管动力方面的紊乱,从而出现胃食管反流,形成口臭。
2、腹胀、腹痛
如果常常感到腹胀甚至有些疼痛,那就要注意一下是不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了,此时的胃黏膜可能已经被损伤、胃功能也紊乱。更严重一点还会恶心、呕吐。
3、非特异性消化不良
比如嗳气、早饱,当你觉得有些不适时,可以回想一下有没有吃错,如果没有那就要考虑去医院检查。
感染幽门螺杆菌,要不要杀杀杀?
其实,查出来有幽门螺杆菌感染,也不一定必须杀菌。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景南医生介绍,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后,在治疗上有2种情况:
1、无需过度治疗
对于没有症状的患者,如果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,可以不用太担心,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即可。
2、需要完善的杀菌治疗
对于出现相关症状,或是检查出有胃部溃疡或者消化道癌症家族史的患者,需要及时接受正规完善的杀菌治疗,遵循医嘱;不要擅自用药,也不建议中途停止治疗,避免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的增加,加大治疗难度。
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我们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,只要我们做到注意个人卫生和习惯,餐具或其他家具卫生,大部分情况下都能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传染;即使感染了,也不要过于焦虑,及时治疗,遵循医嘱,就足够对付这个一级致癌因子。
参考资料:
[1]《男子患胃癌,一家5口全感染幽门螺杆菌!多和餐桌上4个陋习有关!》,健康时报,2024-01-03
[2]《在我国人群感染率近 50%!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》,科普中国,2023-11-08
[3]《如果有这4个症状,你可能被幽门螺杆菌盯上了!》 ,健康时报,2023-11-07
未经作者允许授权,禁止转载
